忻州市第七中学校:党建引领 铸魂强基 探索提质增效新模式
在忻州教育的忻州校党效新版图上,忻州市第七中学校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市第索提明星。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、中学质增上饶市某某电子科技制造厂三晋课改示范校、建引基探高质量发展优胜单位……一项项荣誉熠熠生辉,领铸悄然印证着这所学校的魂强雄厚实力。更令人瞩目的模式是,作为忻州一中、忻州校党效新忻州高级中学的市第索提“优秀生源基地”,该校毕业生考入忻州一中的中学质增达线率连年攀升,不断刷新历史纪录。建引基探光环背后,领铸忻州七中靠什么实现持续突破?
一、魂强党建引领铸师魂:立德树人的模式立体交响
在忻州七中,党建不是忻州校党效新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实践力量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校园处处可见。“三会一课”制度严肃规范,组织生活会与民主评议动真碰硬。学校着力将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锤炼成业务尖兵;深入师生开展调研,解决急难愁盼问题;“三重一大”事项集体决策,党务、校务公开透明,上饶市某某电子科技制造厂构建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“铸魂强师”工程是核心抓手。学校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,通过讲述身边师德故事、选树师德标兵,让高尚师德看得见、学得到。同时,实施“能力进阶计划”,通过密集的业务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,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堂驾驭能力,营造潜心育人、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态。
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忻州七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“1234”德育模式,通过“四育人”路径编织立体教育网络。课堂育人:深耕“行走的思政课堂”,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,让价值引领如盐入水,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和谐统一。管理育人:政教、团委、国学办等多部门协同,通过养成教育、仪式教育、立志教育、品德教育、法治教育及传统文化浸润,引导学生明法度、修言行、立大志。活动育人:每周举办班级才艺展示,常态化开展歌咏、演讲、书画等活动,传统文化及非遗项目进校园…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成为提升学生艺术品位与综合素养的沃土。阵地育人:心理咨询室呵护心灵健康,“新时代文明实践者”评选树立榜样,蒲公英广播站传递真情……多元阵地共同奏响健康成长的协奏曲。
二、“13341”工程:铸造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引擎
忻州七中发展脉搏的强劲跳动,源于精心擘画的“13341”工程。这一战略设计,将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、做忻府初中教育领跑者”的愿景,转化为清晰的实施路径。“1”个中心不动摇: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一切工作的生命线。“3”支队伍齐锻造:强化管理人员、班主任、教师三支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,构筑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。“3”项制度强支撑:以教师竞聘上岗激发活力,以教师职务考核明确导向,以绩效工资考核体现优绩优酬,为队伍建设注入制度动力。“4”项重点齐发力:师风建设铸就师魂,德育教育夯实根基,常规教学守住质量生命线,教学改革点燃创新引擎。“1”个目标贯穿始终:所有努力最终汇聚成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、做忻府初中教育领跑者”的终极目标。“13341”不是冰冷的数字组合,而是驱动忻州七中这艘航船破浪前行的精密系统,将宏伟愿景落实为可执行、可评估的日常实践。
三、课改强基提质量:“温·润”理念下的智慧突围
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,质量的提升靠改革。忻州七中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探索,始终充满智慧与温度。秉承“温·润”教育理念,学校构建了以“知情意行”为主导的“润德”“润智”“润体”“润情”“润行”五大课程模块,形成独特的“沁润”课程体系。深度挖掘忻府诗词、地域文化、民俗风情、清廉文化、国学经典等本土资源,开发出“情义、学粹、廉让”系列校本教材,让课程根植地方沃土,散发文化馨香。
学校视科研为腾飞之翼。自2000年以来,累计开展课题研究58项,其中省级以上11项、市级7项;2022年在区教体局“2+X”课题活动中,学校成功立项38项,内容涵盖作业设计优化、安全教育深化、小组合作、劳动教育、阅读推广等多个前沿领域,实现了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顺应时代潮流,忻州七中凝练出“一体两翼一引擎”的“121”课堂教学模式,将教育比喻为一架翱翔的飞机:以“立德树人”(教师使命)与“全面发展”(学生目标)为坚实的机身;以文科“四环节”与理科“七步法”为两翼,依托问题引领和课题驱动,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;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引擎,转变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方式,突出学生主体地位,激发学习内驱力,构建高效课堂生态。
“121”模式重塑了课堂,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,显著提升了综合素养和教学质量。作为七中教育集团牵头校,该模式的成功经验得以有效推广,通过资源整合与潜能激发,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,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辐射效应。
四、特色发展塑品牌:“五校”建设与协同育人的魅力绽放
忻州七中的魅力,在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。学校持续推进“五校”建设常态化,为全面提升办学品质提供坚实支撑。文明校园:以立志教育和“文明礼貌月”活动为抓手,激发学生内在动力,塑造优良班风,净化校园风气。清廉校园:营造“知廉、崇廉、奉廉、践廉”氛围,扎实推进清明政风、清净校风、清正教风、清新学风、清和家风建设。书香校园:打造文化墙、阅览室、家庭书柜等“五大营地”,保障每周阅读课,办好校园读书节,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,让书香浸润整个校园。智慧校园:强化希沃等信息化工具培训,建设高质量校本教学资源库,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学。平安校园:构建“12345”工作体系,织密责任网,融合生命教育、法治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,严格落实“五防”措施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
学校坚持“五定”原则办学,培养家长骨干,设立图书角,举办读书会,系统提升家长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。
开展“温情家访、育见美好”大家访活动,落实“六必访”“六必进”;设立家长接待日与学校开放日,增强互信,汇聚智慧,形成强大共育合力。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劳动,走进公园、特教学校开展志愿服务;带领学生参观秀容书院、博物馆、徐向前纪念馆、烈士陵园等实践基地,在研学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、砥砺责任担当。
“惟实惟新、立德立学”的校训,凝聚着七中人崇尚的“实新”文化。这既是学校深厚底蕴的彰显,也是全体师生精神气质与责任担当的体现。“实新”文化镌刻于文化墙,融入新生入学教育,成为引领七中人求真务实、勇于创新、面向未来、不断超越的核心精神力量。学校立足学生终身发展,提出“建幸福成长支点,育终身发展人才”的办学宗旨,矢志打造一所气韵高雅、品质卓著的精品学校。
忻州七中的崛起,是理念、制度、文化与行动同频共振的成果。从“13341”工程的战略定力,到党建引领下“1234”德育的精耕细作;从“温·润”“沁润”课程体系的匠心雕琢,到“121”课改模式的锐意突破;从“五校”建设的全面夯实,到协同育人的纵深推进,再到“实新”文化的持久浸润——忻州七中走出了一条以立德树人为魂、以改革创新为刃、以内涵特色为翼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当校歌悠然响起,一代代七中人正承载着梦想与荣光,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,向着更卓越的未来,扬帆再启航。学校不仅输送着优秀学生,更在不断探索初中教育领跑者的核心密码——那就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,和对育人使命的坚定担当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来源: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讯编辑 赵昊)周四9月11日),苹果股票被两家投行下调评级,这是金融市场对这家iPhone制造商保持谨慎态度的最新迹象。 根据汇编的数据,随着评级下调,苹果的“推 ...[详细]
-
为推动北京市科协科学传播共同体建设,合力构建社会化协同科学传播格局,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新华网推出《对话·科学先锋》栏目,本期,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 ...[详细]
-
西安00后软件工程师辞职摆摊卖蛋糕:更想跟人打交道,而非冷冰冰的键盘
今年9月,2000年出生的艾庆勇做出一个重要决定:辞掉软件工程师的工作,转行摆地摊卖蛋糕。如今摆摊已经过去两个多月。11月14日晚,艾庆勇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:cnshangyou@163.com)记 ...[详细]
-
为推动北京市科协科学传播共同体建设,合力构建社会化协同科学传播格局,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新华网推出《对话·科学先锋》栏目,本期,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 ...[详细]
-
原标题:官方通报女子误踩氢氟酸中毒身亡) 9月15日,“女子散步时踩到氢氟酸后去世”引发热议,15日晚,杭州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: ...[详细]
-
11月16日,在央视《足球之夜》节目中,张玉宁接受专访回应伤情和对阵巴林的绝杀球,他表示自己是在伤停补时受伤的,现在脚踝还有点肿,正在治疗恢复希望能赶上对阵日本的比赛。“这个伤是在最后补时阶段,有次对 ...[详细]
-
11月13日,一则“女子怀上九胞胎”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。 据报道,25岁的女子侯女士此前因自身原因一直怀不上孕,后经注射促排卵药物,在今年10月成功怀孕。侯女士表示,一开始在医院检查时显示怀了三 ...[详细]
-
来源:直播吧 2024中国之队·熊猫杯中国U-19男足第二场比赛1比1战平澳大利亚U-19男足。 相关新闻:中国U-19国家男子足球队VS澳大利亚U-19国家男子足球队 中国队首发阵容出炉中国 ...[详细]
-
△卡塔尔常驻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代表阿卜杜拉·马尔基左)20日向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夏基塔诺递交信函 当地时间9月20日,卡塔尔向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递交正式信函,就以色列日前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一事提出投 ...[详细]
-
11月14日,一则重庆秀山实验中学三名学生遭多人围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。14日下午,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,秀山县教委正在调查此事,辖区派出所已经介入处理。校园霸凌现场 图源:网络) 30秒钟的视频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