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弗吉尼亚”号核动力攻击潜艇被渔网“捕获” 美方:赔偿得走流程
一艘不到10米挪威渔船居然“捕获”了一艘比足球场还长的弗吉尼亚美军核动力攻击潜艇?
但对渔民来说,这“史上最大”的号核获美渔获却让其损失了近2.6万元人民币,美方赔偿更是动力宜春市某某过滤设备有限公司遥遥无期。
“捕获”美军核潜艇 渔获成“渔祸”
图为外媒报道截图
据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等多家媒体近日报道,攻击这艘32英尺长(约合9.75米)的潜艇渔船11日在返回挪威北部港口特罗姆瑟的途中,发现自家渔船放置的被渔渔网居然“捕获”了一艘潜艇。
图为“弗吉尼亚”号核动力攻击潜艇(资料图)
船长哈拉尔·恩根(Harald Engen)对挪威广播公司表示,网捕当天他们刚清空渔网并重新放出后,偿得程在返港途中“接到了海岸警卫队的走流无线电呼叫”。
原来,弗吉尼亚长约377英尺(约合115米)、号核获美宜春市某某过滤设备有限公司重达7800吨的动力“弗吉尼亚”号核动力攻击潜艇将挪威渔船放置的渔网拖到了两海里外的海域。渔网被卷进了该核潜艇的攻击螺旋桨中,最终只得靠海岸警卫队帮助其切断渔网。潜艇
渔民:一天白干 但开眼了
媒体报道称恩根当时正在向挪威西海岸的被渔一个村庄运送比目鱼
有媒体称,恩根当时正在向挪威西海岸的一个村庄运送比目鱼,而这笔意外“渔获”不仅让恩根这一天白干了,甚至还得倒贴钱。恩根估计,渔网的损失大约在4万挪威克朗(约合人民币2.6万元),约是他当天捕获比目鱼收入的两倍。恩根感叹:“我听说过船只被渔网缠住的情况,但从没有人听说过潜艇也会发生这种情况。”
美方:认了 赔偿还得“走流程”
图为相关报道截图
美国驻奥斯陆大使馆随后证实,“弗吉尼亚”号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按计划停靠特罗姆瑟附近的一个港口后,遭渔网缠住。
而据 “商业内幕”网站15日的报道,美国第六舰队发言人皮尔森·霍金斯向该媒体证实了事故的基本情况,但拒绝确认具体涉事潜艇。霍金斯表示,事故中无人受伤,并表示对原因调查仍在进行中。挪威军方则尚未回复该媒体的置评请求。
还有媒体报道称,挪威海岸警卫队和美军都表示,渔民将获得被毁渔网的赔偿。但霍金斯也表示,赔偿需要按规“走流程”。
不顾民众抗议 美方执意“民港军用”
《每日电讯报》指出,2021年,挪威同意让美国核动力潜艇使用特罗姆瑟郊外的民用港口,以轮换船员并接收补给。当时,居民们就担心军舰可能会扰乱民用基础设施,一些居民还对核动力船只使用民用港口提出了抗议。
来源:央视新闻
责任编辑:戴丽丽_NN4994(责任编辑:探索)
-
[环球网报道]据台湾联合新闻网9月19日报道,今日19日)是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最后一日,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率多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、台北市议员现身国民党中央党部,正式登记为候选人。郝龙斌说,会用最大 ...[详细]
-
镇江警方辟谣627分中考生落榜一事,系2016年考生,中考只有360分
中考面临普职分流,而且很多地区没有复读的机会,学生只有一次机会,因此中考的压力不逊于高考。中考生的心理状态和考试的公平性,都值得关注。网传一位中考生因为高分落榜而举报高职院校的老师,为了招生无底线,居 ...[详细]
-
关注《身体密码破译局》公众号:stmm163),更多有意思的身体知识等你来探索!附录:1、近视可能影响部分职业选择近视不仅造成生活不便,还影响升学与就业。比如,军人、飞行员、消防员等对视力都有严格的要 ...[详细]
-
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。现在降雨的核心地带集中在河南局地。 核心降雨带主要集中在河南局地 根据气象卫星监测,从昨天7月15日)到今天,河南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天气 ...[详细]
-
作者:主创团·瑾山月《2024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调研报告》显示: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约为1.85亿,未成年人用网呈现低龄化趋势。而孩子们上网的主要目的,不是学习,而是娱乐和消遣。再想想近几年,议论声很响 ...[详细]
-
高考提前批的录取工作已经陆续完成,大家关心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已经启动。通过各省陆续发布的投档分数线来看,今年我国高校在西北地区的招生明显“暴冷”。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两个因素制约素, ...[详细]
-
高考提前批的录取工作已经陆续完成,大家关心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已经启动。通过各省陆续发布的投档分数线来看,今年我国高校在西北地区的招生明显“暴冷”。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两个因素制约素, ...[详细]
-
来源: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7月17日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进出口银行纪检监察组、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: 中国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原党委书记、行长王法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在接受中央 ...[详细]
-
新规下常温牛奶全面禁用复原乳 专家教你三招避开“假纯奶”2025-09-23 13:55:17 来源:扬子晚报 ...[详细]
-
全球能源转型走到十字路口。我们长期依赖化石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,同时绿色能源正加速崛起。清洁能源转型并不容易,公共支出和社会成本可能会很高。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值得吗?可再生能源能否提供更可靠的 ...[详细]